各有关学院: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意见》(甬政发〔2013〕14号),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宁波市科技局启动了2014年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科技专项
(一)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下设4个研究课题,执行期限2-3年。
1、新能源汽车专用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研发与应用。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发展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通过不断优化电机磁路设计、冷却回路设计及电机结构设计,选择高磁能积的磁性材料,开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专用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并进行示范应用。
2、电动汽车用非晶电机关键技术研发。研究电动汽车电机专用高性能非晶合金材料关键技术及其配套生产工艺,开发兼具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非晶形成能力的新型高铁含量合金,制备新一代高效、节能、重量轻、体积小的非晶合金电机。
3、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控制精度及安全性能,实现复杂软件控制的电池充放电平衡策略管理、电池状态信息实时监控及计算、电池故障监测、错误状态保护处理、错误报警等功能。
4、轻量化纯电动公交(超级电容电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通过对双源动力系统的匹配与优化设计技术、电气系统集成化与模块化技术、高效驱动与回馈技术、网线设施匹配技术、快充电源系统技术、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技术、高压电安全与电磁兼容技术、智能化诊断与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快速充电功率需求,降低系统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磁性材料
下设5个研究课题,执行期限2—3年。
1、高性能快淬纳米晶钕铁硼磁粉关键制备技术、装备研发及中试。通过开发低成本、高稳定性、高磁能纳米双相耦合粘结钕铁硼磁粉和高磁能、无重稀土高矫顽力热压钕铁硼磁粉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装备,建成粘结/热压快淬钕铁硼磁粉百吨产能中试线,为新型双相钕铁硼磁体及高织构热压磁体产业化提供支持。
2、高电阻率高矫顽力烧结稀土永磁材料研究与产业化。通过研发超细晶粒、磁粉改性及晶界扩散技术,掌握可控重组晶界结构的关键技术,获得低重稀土高磁能积及高矫顽力磁体,降低磁体在电机应用中的涡流损耗,提高磁体稳定性,开发出高电阻率高矫顽力稀土永磁材料并实现产业化。
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高性能耐温型钴基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通过研究钴基稀土永磁材料成分与内禀磁性能提升的内在关联性,突破新型钴基稀土永磁体成分和微结构调控的关键制备技术,提供高稳定性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高磁性能耐温型钴基稀土永磁材料。
4、新型非晶软磁合金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通过研究制备过程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突破非晶软磁合金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工艺控制关键技术,研发新型非晶软磁合金材料制造装备,开发非晶软磁合金生产精密检测及控制装置,组建非晶软磁合金材料生产线,并实现产业化。
5、磁性传感用关键材料与器件的研发。针对高精度电流(电压)探测、地磁探测、商用防盗标签等技术领域对磁敏传感器的技术需求,通过研究材料结构、制备工艺、外界激励场(力、热、光、电、磁等场)对磁敏感材料磁性以及磁输运性能的影响,掌握影响磁敏感材料传感性能的关键因素,研发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抗干扰强的新型磁敏感材料,开发新型磁敏传感器以及新型磁敏感材料专用的产业化设备。
(三)生命健康及医疗器械
下设5个研究课题,执行期限2—4年。
1、高效低毒、高附加值仿制药(制剂)的工艺研发。以市场需求量大、专利到期的抗肿瘤及抗高血压药(制剂)为研究重点,研究仿制药(制剂)处方组成和辅料筛选、生产工艺及中试放大,开展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研究,申报并获得国内首批临床批件或生产批件。
2、抗血瘤靶向新药研发。针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抗血瘤新药小分子蛋白酶体抑制剂化合物设计及结构优化、原料药合成工艺参数的确定及中试放大、药物代谢等,开展药理学、毒理学、药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申报并获得新药临床批件。
3、姜黄素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研发。针对目前姜黄素生产加工过程中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通过筛选优化提取工艺路线及集成应用在线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姜黄素提取率达到80%以上,开发姜黄衍生产品2个以上。
4、口腔数字化三维影像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发“CT扫描图像与二维扫描图像重构软件”,实现口腔CT数字化三维影像重组,形成牙齿、牙床等三维医疗数字化影像资料,进行个性化牙科治疗的3D打印制造,制造出种植导航模板、义齿、临时冠及牙具等产品。
5、内置式口腔颌骨牵引器及其钛合金材料技术研发。研发以钛合金为材料的颌骨牵引器,研制具有维护生命功能、修复、替换或补偿口腔器官功能的牵引器产品,通过合理的结构改造,提升其在体内调动并发挥机体自我修复和完善功能的能力,实现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及手术中的产业化应用。
(四)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下设10个研究课题,执行期限2—3年。
1、导电材料领域
(1)石墨烯导电油墨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导电填料在油墨基体中的分散与稳定技术,开发出具有高电导率(方阻≤10Ω)的新型石墨烯导电油墨,并实现产业化。
(2)石墨烯电磁屏蔽涂层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在基材中的分散技术及导电网络结构与导电机制,开发出基于高导电石墨烯功能填料的新型电磁屏蔽涂层及其应用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示范。
2、导热材料领域
(3)电气设施用石墨烯导热材料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以石墨烯为导热功能填料的新型导热/散热材料与部件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出针对电气设施用导热/散热应用的石墨烯导热涂层、柔性石墨烯导热片以及石墨烯导热塑料部件,并实现示范应用。
(4)LED用石墨烯散热涂料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功能填料在涂料基体中的分散技术与配方工艺,研制出散热性能优于现有碳基散热涂料的新一代石墨烯散热涂料,并进行产业化与示范应用。
3、复合材料领域
(5)石墨烯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上浆剂制备工艺、石墨烯强韧化国产碳纤维上浆工艺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制出高性能、低成本石墨烯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层间剪切强度>70MP,冲击后压缩强度>250MPa,并开发规模化生产技术。
(6)石墨烯改性PVC导热抗静电材料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在PVC树脂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技术,以及相匹配的生产工艺和成型技术,研制出兼具抗静电和导热功能的石墨烯改性PVC材料,其表面电阻低于108 Ω,热导率> 0.5 W/mK,并实现产业化。
(7)石墨烯涂层胶与新型油画布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功能助剂在画布用特种胶水中的分散技术与稳定技术,开发出针对各类油画布表面涂布加工的新型绿色环保石墨烯涂层胶以及应用石墨烯涂层的新型油画布,并实现产业化。
4、合金材料领域
(8)石墨烯改性铜合金材料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与铜及铜合金材料中的复合技术,石墨烯与合金基体的界面相融技术及相应的石墨烯改性方法,研制出在电、热以及力学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表现的新型石墨烯改性铜合金材料,并实现应用。
5、储能器件领域
(9)通讯基站及风光发电用长寿命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导电剂和石墨烯涂层铝箔在磷酸铁锂电池中的应用技术,开发出面向通讯基站及风光发电应用的大容量、长寿命(10年以上)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并实现产业化。
6、电子信息器件领域
(10)石墨烯/银复合导电油墨及印刷电路研发及应用。通过研究石墨烯在含卤和无卤导电银浆中的分散工艺,以及石墨烯与纳米银的均匀复合技术,开发出具有高电导率(方阻≤200 mΩ)、低成本的石墨烯/银复合导电油墨产品及相匹配的印刷工艺技术和新型印刷电路,并实现应用。
(五)气动元件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
1、申报条件
(1)企业条件
项目申报单位(包括试点应用企业和装备制造集成企业)应为宁波市辖范围内注册的规模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
试点应用企业:在气动元件行业中应起到骨干带动作用;有强烈的“机器换人”意识和实施生产装备技术改造的迫切需求;愿意牵头组织与装备制造集成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工作,联合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并在本企业试用。
装备制造集成企业:在气动元件行业专用装备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开发队伍,具备较完善的试验条件和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集成制造能力;熟悉本行业生产工艺技术流程及优化方向;能够准确把握本行业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并能在装备中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具有在我市气动元件行业推广装备产品的能力。
(2)项目条件
技术领先、经济性强(产能提高、质量提升、收回投资成本时间较短、减少操作工人),且项目建设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2、申报要求
(1)由试点应用企业牵头,会同装备制造集成企业等联合申报。
(2)项目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技术指标要求装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原有生产设备,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经济指标要求通过集成控制,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制造过程,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减员增效、产能提高、质量提升等目标。
(六)LED应用
1、补助类别
(1)我市非政府直接投资的LED应用项目。具体包括道路(含隧道)照明、景观和公共设施(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照明、地铁轻轨照明、室内照明等;
(2)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参与LED照明应用工程投资建设的我市合同能源管理企业;
(3)LED照明应用支撑项目。
第1款和第2款LED应用项目,其照明产品或核心部件须由我市企业生产。
第3款应用支撑项目,指由我市企业组织实施的LED照明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及工程化项目,具体按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B10-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科技项目)申报流程,通过“宁波市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2、补助条件
(1)LED应用项目的LED产品总价达到5万元;
(2)LED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行业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
3、补助标准
市级专项资金补助额度,主要根据LED产品采购价实际应用总额,或者LED产品合同能源实际推广总额按一定比例确定(最高为20%),其中对于单个项目的补助总额最高为100万元。
4、申报要求
(1)LED应用项目承担单位和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按属地原则向所在地县(市)区科技局、管委会科技部门提出补助申请。
(2)LED应用项目申请补助主要资料:
①宁波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资金补助申请表(附件);
②LED应用规模、资金来源、采购发票等项目竣工报告;
③LED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相关证明材料;
④LED生产企业或供应商资质相关证明资料。
(3)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申请补助主要资料:
①宁波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资金补助申请表(附件);
②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方案、合同;
③LED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相关证明材料;
④LED生产企业或供应商资质相关证明资料。
二、重点科技项目
指南方向和内容要求符合《宁波市“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导向。重点面向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电子信息新产业、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优先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中创新、引进、消化和吸收重大技术,从而显著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
三、申报条件
(一)同一单位牵头申报的研究课题(含项目)不超过1项。
(二)重大科技专项中涉及产业化或应用示范的课题、以及重点科技项目,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申报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国内同行相关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
2、上年度必须有研发经费投入(以市统计局提供数据为准),且上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1.2%以上。
3、有较强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能力,企业自筹经费不低于所申请市本级财政支持经费的3倍。
4、通过3-5年的研究开发,能够明确项目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并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四、申报方式
(一)书面申报材料应包含(LED后补助项目除外):
1、项目申请表;
2、可行性报告;
3、经费概算表;
4、项目技术负责人、申报单位、推荐单位声明;
5、申报单位法人证明(工商营业执照);
6、项目前三位技术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及签名;
7、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应提交课题组成员签名表、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明确各方的研究内容、成果提交时限、经费来源及分配方式等主要内容,并由法人单位盖章;
8、前期基础、成果证明;
9、有关单位的资金承诺函;
10、上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全文复印件,以及研发投入证明。
(二)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
1、登录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栏目“B10-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科技项目”进行在线填报,按要求上传相关附件。
2、审核通过后,有关学院将书面材料一式八份报送科技处(其中一份需在申报表中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三)受理截止时间:2014年6月16日
联系方式:
市科技综合服务中心 赵新民 电话:27877183
市科技局高新处 陈善福 电话:55888317
校科技处 李德祥 办公电话:889126
科技处
2014.05.13